给2025年中国零售业的11条建议

9323彩集团
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业界新闻

给2025年中国零售业的11条建议

发布时间:2025/1/8 9:02:00   信息来源 :https://www.linkshop.com/

给2025年中国零售业的11条建议

来源 : 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 周勇

出品/联商专栏

撰文/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 周勇

编辑/娜娜

在2025年即将来临之际,回顾2024年的中国零售业,核心关键词是“调改” 。2024年12月15日,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发布了《胖东来帮扶及调改门店公示》,涉及14家公司、110家门店 ,既有胖东来团队调改的门店 ,也有在胖东来指导下自主调改的门店,在学习胖东来后完全自主调改的公司及其门店,不计其数。

一 、经营零售需要培育土壤

零售业的“胖东来现象”已经超越了零售本身 。胖东来把大部分利润分给员工,公司出钱让员工出境游,拿出几千万利润,免费给同行帮扶、调改,这是什么逻辑 ?这是什么精神 ?用传统 、现代或未来的商业逻辑,都很难解释,也很难用企业文化、经营模式、经营业态、营销理念或营运方式来解读,倒是让人想起了85年前毛泽东在窑洞里写的《纪念白求恩》一文: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 ,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。对技术精益求精 。

一个企业的规模有大小,一个老板的文化学历有高低 ,人们对这种“现象”也可能有各种猜测,但在这个急于求成 、混沌迷乱、坑蒙拐骗泛滥的商业新时代,胖东来是一缕来自未来世界的阳光,是一股来自大山深处的清流 ,更是供应商、消费者以及广大员工的福音。

胖东来不仅是商业的进化,其实是文明的进化。现在的零售以及商品 ,都在叫嚷差异化,都在声讨同质化 。其实 ,我们的消费者最需要的就是“同质化”,即无差异的质量保证与真诚的售后弥补,让消费者放心购物。胖东来做到了。所以获得了信任。当社会文明与商业文明达到了这一步,才有可能去争取差异化 。连同质化都没有做好的差异化 ,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嘲讽与玩弄 。当前的所谓同质化,往往是偷工减料的低成本、低价格的同质化。

网上有一段不同版本的直播,于东来说 :“现在中国的零售行业,除了Costco、还有山姆会员店 ,以及河北的信誉楼,许昌的胖东来 ,其他的企业基本上来说,大部分都在销售垃圾产品”。

这么说可能过于绝对,因为中国这么大,“还算可以”的零售企业肯定不止这四家,但从零售现实来看也不无道理,很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而背离了服务消费者的初心。这样的企业 ,终究不得长久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胖东来已经成为中国零售的“朝圣地”,于东来应该谨言甚微,并对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有所防范。

我作为零售人,钦佩于东来,仰望胖东来,但也十分疑惑 :这么好的企业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 。当然,国外也有好企业始终植根于区域的先例 ,如全球公认的第一家超市金库伦(King Kullen) ,创办于1930年 ,90多年后的今天 ,连锁门店依然主要分布于发源地纽约长岛地区。

认认真真走过场,热热闹闹搞一场,规规矩矩做检查,真真切切在浪费,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总结。如果零售一直去跟风,也终将随风飘落,化为尘土。做零售要像做农民那样,只有把土壤培育好了 ,才能培育出更好的庄稼。

二、中国零售业肩负着双重使命

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以及官网月报数据,可以整理出表1 ,有如下基本发现。

(1)按照5.5%的零售预期增长率计算 ,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接近50万亿元 。

(2)如果没有疫情与紧接着的经济走低,我国社零总额早在2021年就应该达到50万亿元。

(3)受疫情以及购买习惯转变的影响 ,网上零售占比已经接近30% ,有人甚至认为 :未来线上占比低的零售企业将被淘汰 。

(4)餐饮企业尽管也出现了倒闭潮,但餐饮销售额2023年已超过5万亿元 。

(5)从2015年到2024年11月,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在社零中的占比从37.99%提高到39.17%,九年仅仅增长了1.18个百分点 ,占总量的四成都不到,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零售业的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。

据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15-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主要指标,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数从2019年的102469个增加到2023年的156276个 ,年商品销售额从130354.1亿元增加到167134.5亿元 。据此计算 ,平均每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年商品销售额从2019年的1.27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1.07亿元 。

根据CCFA(中国连锁经营协会)2024年公布的连锁百强数据 ,2023年连锁百强总销售额为8680.0736亿元 ,仅占社零总额的1.84% ,连锁百强TOP10实现销售5776.6079亿元,虽然在百强中占66.55%,但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也仅为1.23%。这些数据还低于疫情前的2018年 。

2023年全美零售额8.33万亿美元,零售TOP10的销售额为1.74万亿美元 ,零售TOP10约占全美零售总额的21% 。

上述数据显示:中国零售企业肩负着双重任务,一方面要通过调改提高零售生产力,只有效率高的零售企业才有资格获得生存与发展;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,提升组织化程度与规模化水平。

限上是指“限额以上企业”  2024为1-11月数据    来源: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整理 

三 、对中国零售发展的展望

不敢说2025年我国零售会有啥变化,经济看起来会有起色,但恢复得很缓慢 ,建立信任、信念 、信心、信赖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,消费力还是严重不足,讨生活、干事业会更艰辛 、更艰难  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 ,口红效应会在消费领域充分展现 ,那些花钱不多 、富有新意 、寓意良好 、口感鲜美、解决痛点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,将会获得消费者更多的青睐。未来零售不仅需要开发长周期、能稳定的硬核产品,也要开发短周期、能爆发的时尚产品 。

以下11点思考,仅供零售行业参考。

1. 不要投机取巧:在我国,有些公司名称、产品名称、注册商标、店铺招牌、广告词等等,都明显存在“自吹自擂”的嫌疑。投机取巧的后果很严重,故事往往会变成事故。

2. 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能发展成为商业巨子,一旦迷失了方向 ,做大与做强都将成为一句空话。危险来自于错误的定位 ,包括企业家自身的定位与企业的定位。我们已经吃过了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的苦,我们不该吃二遍苦。

3. 折扣店的本质是“物有所值的平价销售”,所以,不仅吸引了“穷人”  ,也吸引了“富人” 。如果品质不能保证 、商品不对路、成本居高不下 ,做不到平价,光有折扣店之名,而无折扣店之实 ,那么在中国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便经营不了多久。以店铺小 、商圈小、就近便利为基本特征的硬折扣店,如果网上销售占比不能提高 ,未来很难做成。哪怕就在家门口 ,消费者有时候也不愿意去店里,这就是中国消费的现状。

4. 休食与休食店可能会缩量。市场规模超万亿、注册企业超10万家的休食行业,以及快速发展的休食店,目前给人一种繁荣的景象 。但是,以中青年尤其是女性为消费主力的休食,随着人口结构老化的加剧、新生人口的减少以及健康理念的强化,除非行业有颠覆性产品创新,否则 ,这个行业有可能会渐渐缩量。

5. 超市办食堂 ,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从消费端来说 ,能亲自来吃饭的人 ,也能自己烧饭做菜 ,没必要来食堂吃饭,当然,自己不想弄 ,偶尔也会吃外食;自己不会做饭了 ,也来不了食堂。从供应端来说 ,食材、品质、口味、服务、成本、时效等等都是问题 。食堂市场化 ,那是餐饮 ;食堂公益化,那是助老。在我老家奉化冷西小山村,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,现有人口1840人,村里把原来的碾米厂改造成了老年食堂,70岁以上老人 ,每月出300元,每天包吃三顿 ,也就20人吃食堂。

6. 向中国消费者深度学习才有未来 。经营不景气,培训 、会议 、访学 、交流等活动倒是越来越火爆 。中国这么大,一个省内的消费也存在很大差异,更不要说国外了,我们可以向美国、日本、欧洲学习 ,但推广应用一定要深刻认清自己的消费对象、消费环境。

7. 有潜在问题的商品,都值得做自有品牌。潜在问题分三类:第一类是商家忽悠型产品 ,如酱油、蚝油 、芝麻油 、食用油 、蜂蜜 、黄冰糖、白砂糖、保健品等等 ;第二类是科技狠活型产品,如预制菜、休食、蔬菜、水果、水产、豆制品 、面制品等等;第三类是功能残缺(或过度,或不友好)型产品,如淋浴房功能过度  、包装不友好(酱油、米醋 、牛奶、食用油等)等等 。

8. 特许加盟需谨慎。在我国特许加盟法律规范不是很健全的背景下(主要是指加盟主的信息透露不够彻底) ,对加盟者来说 ,正确地选择行业与加盟主,就十分困难 ,他们往往会被加盟主所宣传的“故事”严重忽悠 。对加盟主来说,自己都不能保证门店赚钱,而是想通过加盟赚加盟者的钱 。这就完全背离了特许加盟的基本宗旨。所以,如果是这样的合伙 ,特许加盟就是一条死路。另一个问题是:标准化程度低或变通弹性大的业态也不太适合做加盟,如生鲜超市 。

9. 关注银发经济与服务消费。中国老年经济市场规模在6至9万亿元 ,首次与日本持平。如此庞大的市场,虽然结构错综复杂 ,但未来一定会诞生更多的专业化公司,服务经历了千辛万苦的一代人 ,尤其是50后与60后。但现实却是不法分子通过养老理财等项目欺骗这一群体。我国刑法应该修订,把某些特别恶劣 、伤天害理的行为列入死罪 。另一方面,无论是银发经济还是大众消费或时尚消费,服务消费的占比都将越来越高,最终将会远远超越实物商品消费。

10. 资本激活零售以后更需要培育内涵 。过去的零售都依靠自有资本发展,零售业只有短期借款 ,没有长期负债。这种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十分有效的。但到了如今,零售的转型与发展,都需要资本的大投入,所以 ,资本是激活零售发展的基本动力 。但是,对所有零售人来说 ,资本激活零售以后更需要培育自身三种内涵功夫:一是创造用户价值的能力;二是传递用户价值的能力 ;三是拓展用户价值的能力。这三种能力提升的结果是  :对外有品牌影响力,对内有营运高效率 。如果缺乏品牌效应和营运效率 ,再高大的零售大厦也会倒塌 。

11. 中国零售要克服经营技术上的不足之处。中国人的应变能力历来都是一流的 ,中国人在遇到外力攻击时往往能团结起来,而在胜利以后则会分裂和争斗。在经营技术方面的不足之处在于 :依靠经历积累的技术要比依靠正规培训获得的技术强;个人经验要比集体经验强;外向型规模扩张技能要比内涵提高技能强;粗放型管理技能要比精细化管理技能强 ;领导技能要比团队合作技能强 ;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技能要比依靠现代技术的能力强 。这些不足之处,在发展初期是优势 ,成本低、应变快、效率高。但在有众多竞争者加入 ,利润平均化,盈利空间压缩,主要依靠管理降低成本与创造利润的市场环境条件下 ,这些优点就难以转化为优势,而成为弱势。

中国零售业在未来几十年里的基本趋势是:减少杂牌 ,扩充正牌,这也包括网上的杂牌,如直播。过去是调改,未来是整合;过去是抢占,未来是吐纳;过去是多快 ,未来是好省 ;过去是大店 ,未来是小店 ;过去是商品 ,未来是服务 。


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