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23彩集团
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业界新闻

上半年销售普遍下跌 ,超市经营“内外交困”

发布时间 :2024/8/5 17:57:00   信息来源:第三只眼看零售

上半年销售普遍下跌,超市经营“内外交困”

上半年销售普遍下跌,超市经营“内外交困”

进入2024年,超市经营愈显艰难。

整体看,上半年多数超市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。江西青龙超市生鲜负责人李四华表示 ,公司上半年销售额、客流和客单价均有所下滑,下降幅度在15%左右。在降低人工成本的情况下 ,勉强保证了利润持平。

云南海贩万家超市销售额下滑约7%,毛利额下滑约5% 。广西博白宝中宝超市客单平均下降超过4元,整体销售也出现了下滑。
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了解到 ,一季度多数超市的销售还有微增,到二季度情况则急转直下。济南种花优选总经理孟庆锋表示,五月中旬之后销售下滑严重 ,降幅在20%左右 。李四华也表示,四五月份公司销售出现了15%-20%的下滑,部分超市的销售下滑幅度超过了30%。

“经过上半年,我感觉2024年比2023年更困难 。”不少从业者说道。这一艰难局面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。

从外部看,消费整体疲软 ,但市场竞争加剧。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低于去年 ,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2%,为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。同时,在折扣店、零食店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、前置仓模式也进入爆发期,对超市分流明显 。

从内部看 ,目前超市开始集中调整,转型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。比如,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,员工涨薪带来的成本增加 ,势必加大了经营压力。

多重负面因素
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了解到 ,需求不足是影响超市经营的首要因素。

一个典型的案例是 ,原本在2023年行之有效的“低价”策略,2024年以来效果大打折扣 。

孟庆锋告诉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,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,从2023年10月份开始 ,每天推出一个9分钱的生鲜单品。这个策略带来的正向效应 ,一直持续到2024年3月份。在此期间 ,超市客流增长了30% 。

今年五月中旬之后,孟庆锋明显感受到 ,“低价”引流的效果大不如前 。以活虾为例,在周边定价为30元时,种花优选的售价为20元 ,一天下来,销量只有1000斤。西红柿降价到0.79元/斤,销售也没有太大增长。

黔厨鲜创始人吉章远也有同样的感受 。他表示 ,营销活动是牺牲一部分毛利,换取更多的客流。但今年上半年 ,营销活动对于客流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。

事实上,受制于消费者消费意愿不足,整个上半年销售相对稳定的只有刚需类产品。在生鲜、粮油调味品等品类外 ,其他品类几乎没有增长 。

其次 ,外部竞争不降反增。折扣店 、零食店方兴未艾 ,前置仓又对超市产生新的威胁 。

6月份,鸣鸣很忙门店数突破了一万家,对超市休闲零食的销量和利润的影响加剧。据了解 ,受折扣零食店影响 ,昆明海贩万家超市的休闲食品品类 ,销售额下滑了30%-40% 。广西博白宝中宝超市散称类在折扣零食店兴起之前,其利润在25%-40%区间内 。而在折扣零食店的挤压下 ,散称的利润定到了16%-20%,最低甚至到12%。

广西博白宝中宝超市店长王海峰表示,上半年超市受到前置仓影响较大。此前,濮阳绿城超市相关负责人也告诉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,近期濮阳市多出了10余家前置仓门店。

与超市相比,前置仓具备多种优势。相同面积下 ,前置仓的SKU更多,门店租金与人工成本更低 。因此 ,前置仓的毛利率比线下超市更高 。据了解,线下超市毛利率通常在20%-30%,而闪电仓 、前置仓的毛利率在40%-50%左右。

同时 ,前置仓模式能够满足目前消费者对于购物便利性的需求,因此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。

实际上 ,不少超市此前均有布局线上,但目前在具体的运营中也遇到了较多的问题。王海峰表示,对超市目前的盈利状况来说,线上运营成本太高了 。若通过第三方平台布局线上,扣点会高达13%,难以盈利  。

海贩万家创始人孔云志也表示,目前来看公司还不是很适合做线上。一方面,线上运营团队的组建、运营成本以及送货上门的成本太高;另一方面 ,超市产品的毛利高低不一,线上不可能只卖毛利高的产品。综合算下来,最好的结果就是不亏钱,可以说费力不讨好。

超市拉动线上销售本就困难 ,面对专业的前置仓企业 ,压力也势必增加 。

在此之外 ,同行业的竞争也更为激烈。种花优选在3月份租的一家店铺  ,当时周边只有3家生鲜店。等到7月份开业时,生鲜店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3家。

最后,超市内部的调整 ,为超市艰难经营又添了一根稻草。

王海峰在谈到上半年经营的问题时,表示上半年超市涨薪的浪潮带来了人工成本的增加 ,这加剧了经营压力。

据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了解 ,样本超市中有六成超市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员工福利。青海一家亲员工薪资区间是4000-5000元,昆明海贩万家的新店员工薪资将增加400元。黔厨鲜则是通过设置考核奖金的方式,以提升员工的主动性。

不可否认,涨薪是提升员工积极性,增加门店竞争力的有效方式。但在目前,超市的盈利状况不佳,这时的成本增加一定会加剧困难。而整个零售行业正处于转型调整期,无论是供应链、商品、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调整,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同程度“阵痛”。

走向逐渐明朗

整体不佳的市场环境中,超市企业在不断摸索适应中,逐渐找到了一些突破方向。

随着低价对于销售拉动作用减弱,超市开始明确 ,相比“低价” ,商品品质更具吸引力 。多位超市企业负责人表示,低价吸引来的消费者是一时的,而商品品质才是留住顾客的关键。

“零售的核心是商品,灵魂是品质”,青海一家亲董事长贾建全表示 。据了解,青海一家亲超市撤掉了多数三、四线的品牌产品 ,加大了一线品牌商品的比重。 

中商超市生鲜负责人冉行均认为 ,“大众的生活品质在提高 ,比起低价,顾客更希望吃得健康放心”。中商超市在2024年上半年发力提升商品品质,主推有机鱼与有机菜 ,让顾客吃得健康放心 。其中,生蚝和甲鱼这两个单品,销量同比增长了约500%。

贵州黔厨鲜创始人吉章远表示,根据市场反馈,顾客愿意为品质买单,因此公司在不断提升商品品质 。2024年上半年,黔厨鲜整体销售额增长了14%,利润额增长13.7%。据悉 ,黔厨鲜正在筹备在企业内部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岗位 。

今年上半年 ,餐饮化也成为企业重点投入的项目,且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上半年 ,中商超市推出了“九元管饱”快餐,以蔬菜为主 ,主打健康、管饱。目前销量从开始的二三十份 ,增加到了两百份,利润达到15%。

冉行均表示,“九元管饱”快餐的推出 ,一方面,让门店客流平均增长300左右,带动饮料等相关产品的销售。另一方面 ,“九元管饱”消耗掉了蔬菜中的二级品,提升了蔬菜整体品质 。这种策略使得中商超市蔬菜品类的销售额增长了10%。

据了解,下半年的改造中 ,中商超市还会在门店增加两个35平米左右的熟食环岛 。孔云志也表示,新店规划的餐饮面积会占到500平米。

在商品的基础上,超市还在致力于提升服务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。

黔厨鲜在2024上半年专注于细分客群,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。以澳龙等小众商品的受众为例,顾客先通过线上渠道预订。统计需求量之后,黔厨鲜用298元的批发价卖给顾客 ,以此培养顾客忠诚度。

这种策略,已经在销量上有明显体现。以牛肉为例,之前每天的销售额一千左右,现在基本上每天五六千,做活动时甚至能达到两万多。黔厨鲜用这种方式 ,慢慢锁定了每类小众商品的客群 。就2024上半年而言 ,黔厨鲜的客流增长了约20%。在吉章远看来,这意味着自己已经选对了方向 。

“目前超市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 ,专注于商品品质,价格合理 ,做好服务”,贾建全对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说道 。


XML地图